首 页 / 出版信息
“越是复杂曲折的情节,越是对人的智力和情怀的挑战。看这本书,会激起你精神探险的冲动!”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李德顺
电影作品是培养民众法律意识的最佳途径。无论从“坏人的角度”,还是好人的角度,人们都可以从电影中得到自己需要的理解和关注。本书以中外含有法律内容的电影为材料,用适当的方法和生动的语言,深入细致地探讨了法律如何在现实中展现出自己的本能和面貌,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轻松的学术著作。
———澳门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院长 於兴中教授
法治与情理之间的张力在一些以法治为题材的影视中体现得很充分。影视抓人之处就是情节,而情节不外是各种“理”的冲突,而这些“理”却有各自的合理性,因而这些冲突就倍显曲折和激烈。王金霞是“法治文化”专业的博士,既有法学的纵深,又有哲学的高度,要在小说影视中的法与情、法与理之间的冲突中,透显法理的旨趣和法治的进步。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法治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文兵教授
本书为法学视角下的影评提供了更加专业的分析工具,同时又借助影视为深入理解现实法律的意蕴构建了另外一种可能。
——西北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王健
法律是公正的艺术,电影是视听的艺术。本书以这两种艺术为视角,通过分析解读法律题材的经典影片,让读者感受到法律故事中的理性精神和生活智慧。
——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科技与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李其瑞教授
《权力的游戏》《罗生门》《悲惨世界》《鱿鱼游戏》《秋菊打官司》《审死官》《教父》……这些影视作品中含有哪些法的元素?法律与影视能够如何互动?法理学学者王金霞在这本书中把影视作品放在更为宽广的理论视野之中,诠释法律与影视的内在联系,从法律看影视,从影视看法律,用影视去思考,用影视去改变。以影视作为视角、方法、路径、素材去看法律、法理和法学,以法律作为视角、方法、背景和结构去看影视,展现两者的诸多勾连。
王金霞,湖南邵东人,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讲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西北政法大学法治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科技与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助理,《马克思主义与法律学刊》编辑,“法治文化研究”微信公号运营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法治文化、马克思主义法学、法律影视和法治教育等。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哲学研究》《人民日报》(含内参)等重要报刊上发表文章40余篇,合著两部(《马克思主义与西方法理学》《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70年》)。平常痴迷于影视,开设“法律与艺术”通识选修课,深受老师和同学喜爱。
我还很小的时候,曾看《达摩祖师》(1994)《刘三姐》(1963)等电影,惊叹世界上竟然还有电影这种艺术形式,电影情节在幼时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在高中和大学阶段以后,我逐渐接触到各种类型的电影,从此沉迷于电影的世界,一天可以看好几部电影,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可以堪比印度电影《视觉》(2015)中的男主维杰,从来不错过任何一部好电影。
自己在念博士时就有把所学法律专业和电影相互结合进行研究的想法,入职以来则一直想开一门法律与电影的选修课程。2019年在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院长冯卫国教授,法理教研室李其瑞教授、邱昭继教授等的支持和建议下,成功开设了法律与艺术的选修课程,用艺术来命名课程具有更为广泛的探索空间,但是课程最核心的部分还是法律与电影。我也不断在《人民法院报》《法治周末》《人民法治》等报刊平台上发表一系列法律与电影主题的小文章,有些还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那时就有了写一本法律和电影的小册子的想法。法律和艺术的选修课程也深受老师和学生喜爱,诸多老师和学生都基于兴趣加入到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来,这本小书也是对这门课程的一个阶段性总结。附录中还收入了自己关于法治文化基础理论的研究性论文,为理解这些电影和文章提供重要的理论背景。
感谢我的博士导师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李德顺先生,他在我那些《人民法院报》等报刊上的文章发表之后,总是第一时间转发到同门群里并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和指导,他的那些评论意见也部分吸收到本书的讨论之中,先生的价值理论也是本书的重要底色。
感谢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文兵教授,他对电影同样具有深度的兴趣,并且具有雄厚的理论基础,经常跟我推荐和讨论一些电影,给我提供了很多指导和帮助。感谢人文学院倪寿鹏教授,他曾在法大开设电影与哲学的课程,并把他的授课电影和思路分享给我们,给我很多启发。
感谢澳门大学於兴中教授、西北政法大学李其瑞教授、刘进田教授、冯卫国教授、邱昭继教授等的支持,使得法律和艺术的开设成为可能。感谢“图个乐读书会”的诸多成员如杨为乔、朱时敏、赵珊珊、张妤婕、宋希艳、蔡瑞雪、刘东霞、赵小静等老师的大力支持和热情鼓励,我们在读书会上曾一起激烈讨论《巴贝特之宴》(1987),很多老师都参与到课程过程中贡献他们的智慧,各位老师的意见和建议都使我备受鼓舞、深受启发。
感谢我的同事邢继洪、宋海彬、张宏斌、何柏生、马治选、朱继萍、王国龙、董青梅、王霞、宋瑞兰、王海山、杨强、杨锦帆、杨静、王进、齐伟玲、吴亚可、陈建军、尹海新、李锟、李佳飞、王永恒等老师给我的工作和生活提供的指导和帮助。齐伟玲博士更是欣然校对了全书,为全书减少了诸多讹误,铭刻在心。同时,也感谢我的诸多老师、同门、同学、朋友提供的鼓励和帮助。另外,我的研究生徐一飞、冯瑞、王蕊、吴魁、董佳丽等也参与校对了书稿,法律与艺术课程的学生和我一起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我也常常感叹学生们的创造力,在此一并致谢。
我曾就相关主题给《山西法治报》、北京律艺社的同仁们做过交流讲座,感谢翟红彦副总编辑、顾燕玲律师等的邀请,为我整理相关思路提供了重要契机。感谢《中国政法大学学报》《人民法院报》《学习时报》《法治周末》《山西法治报》《人民法治》《朝阳法律评论》等为书中文章提供了发表平台,感谢张灵编辑、高领编辑、林淼编辑、林珊珊编辑、尹丽编辑、董月编辑等的辛苦付出。感谢我的同学牛颐媛博士的推荐,以及郭向南编辑的大力支持,使得本书可以这么快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感谢我的家人,他们是我前进动力的不竭来源。
另外,本书系我主持的陕西省教育厅项目“马克思主义法社会学基本问题研究”(课题编号23JP181)和西北政法大学校级教改项目“生成性教学法指导下法律社会学课程探索”(XJYB20220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蕴含着我对马克思主义法社会学的思考和教学创新的尝试,理解书中文字也需要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