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法律概念

邱昭继:用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阐释法律

                                                

                 用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阐释法律——简评柯林斯的《马克思主义与法律》

                                                   邱昭继

   《马克思主义与法律》一书的作者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休·柯林斯(Hugh Collins,1953— )教授。《马克思主义与法律》于1982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牛津大学出版社“马克思主义导读”系列丛书之一。柯林斯早年求学于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柯林斯写作该书书的初衷是从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出发直截了当地阐释法律。该书主要是针对法科和法理学学生而写的,也适合社会学家和政治理论家以及马克思主义爱好者阅读。该书的语言清晰明了,是一本很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导读性著作。

    柯林斯的《马克思主义与法律》深深地打上了现代分析法学的印迹。柯林斯本人和现代分析法学的开山鼻祖H. L. A. 哈特交往甚密。柯林斯是哈特在牛津大学的学生和同事。柯林斯1974年获得牛津大学法学文学士学位,1976年任教于牛津大学布拉斯诺斯学院。而哈特1973-1978年担任牛津大学布拉斯诺斯学院院长一职。莱西在《哈特的一生:噩梦与美梦》中记述了哈特和柯林斯亲密的关系。哈特只跟那些具有共同的学术、文化或政治亲缘关系的人联系,他对那些具有同样资质的学生和同事产生了重要影响,几乎没有哪个学院院长像哈特后来为年轻的法律同事柯林斯所做的那样,完全阅读了他的某本书的手稿并加以评论。

   柯林斯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方法也深受分析法学的影响。概念和思想的清晰是分析法学一贯的追求。“清晰”(“clear”)和“澄清”(“clarification”)是分析法学家经常使用的两个词。清晰性是英国法律思想通常所具有的特点。柯林斯的这种追求与奥斯丁、哈特和比克斯等分析法学家的目标是一致的。柯林斯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时候同样运用了描述的方法。他写道:“我的方法是:首先描述我所相信的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最融贯的法律洞察,然后让它们接受批评。”分析法学常用的概念分析方法在柯林斯的著作中得到鲜明的贯彻。柯林斯对原始唯物主义、阶级工具论、意识形态、相对自主性、残余、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法律拜物教、疏远、异化等概念做出了详尽的分析。

    分析法学的法律观也是柯林斯用来批评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理论资源。柯林斯在几处引用现代分析法学代表人物哈特的观点来支持他的主张。柯林斯在批评列宁的专断法律概念论时援用了哈特的观点。列宁认为,法律体系是强制的组织,它用刑法的形式发布以威胁为后盾的命令。柯林斯认为,法律规则既表达又构成了生产关系,同时,生产关系决定这些法律,法律的概念必须包括规范性维度。在这一点上,柯林斯认同哈特的规则实践理论。哈特指出,法律提供了权威的标准,公民运用这种权威标准批评他人的行为并用来指引自己的行为。柯林斯对列宁的批评与哈特对奥斯丁的批评如出一辙。柯林斯从分析的法律概念论出发批评了科学社会主义者和帕舒卡尼斯有关法律消亡论的主张。柯林斯指出,科学社会主义者有关法律消亡的整个论题依赖值得怀疑的法律概念,即服务于任何其他目标而不是阶级压迫目标的规则不可能是法律,这样一个法律定义明显过于狭窄。柯林斯认为,法律不仅发挥镇压被统治阶级的作用,它们同样服务于这些阶级统治结构赖以产生的生产关系的建构。根据帕舒卡尼斯的法律定义,氏族社会的规范或封建时期的保有制和效忠制被排除在法律概念之外,因为它们不可能反映商品交换,帕舒卡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法律消亡的解说依赖一种让人难以信服的狭义的法律定义。

    柯林斯在《马克思主义与法律》一书中提出了一种统一融贯的马克思主义观,他用这种马克思主义观检讨了法律制度、规则和理念的特殊属性。他特别关注了意识形态在法律中的地位、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区分以及法律在共产主义社会的命运。该书的首要论题是马克思主义者对法治理念的批判。柯林斯认为,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的主要目标是戳穿法治的信念。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治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意识形态,它掩饰了阶级统治的结构。柯林斯认为许多马克思主义者的主张是站不住脚的或错误的。该书共有六章,分别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法学方法、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法律、意识形态与法律、基础与上层建筑、对法律的预测和阶级斗争与法治。

                                                                                                                                                    柯林斯:《马克思主义与法律》,邱昭继译,法律出版社,2011年即将出版

                                                                                                                                                                    本文原刊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月11日法学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