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学术会议

第三届法治文化青年学者论坛在西安举行

第三届法治文化青年学者论坛


2024年6月15日,由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科技与人文高等研究院,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华东政法大学文伯书院,西南政法大学文化传播研究院联合主办,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科技与人文高等研究院,西安仲裁委员会,西北政法大学法治文化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承办的“第三届法治文化青年学者论坛”在西安仲裁委员会顺利召开。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清华大学、兰州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广东海洋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温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20余所高校和法治实务部门的7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

开幕式与颁奖仪式


西北政法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邱昭继教授主持开幕式


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科技与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李其瑞教授致辞

李其瑞在致辞中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会场所在地西安国际港务区的战略地位和法治特征,回顾了西北政法大学的办学历史和法治文化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李其瑞谈到,2023年6月成立的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科技与人文高等研究院,致力于搭建国内外一流的法学学术研究平台,推动法律、科技与人文学科的前沿发展和交叉融合,承担法治文化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任务,培养创新型学术人才;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推动法治文化高校联盟和法治文化研究。他指出,连续三届法治文化青年论坛的举办,已经为全国性法治文化培养联盟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本届论坛的参会单位数量和论文投稿数量是历届论坛最多的一次,这更加彰显了法治文化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影响愈加广泛,意义重大。

西安仲裁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徐文新致辞

徐文新在致辞中介绍了西安仲裁委员会的基本情况、突出业绩和使命愿景,并阐述了仲裁工作在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和独特价值,他表示,仲裁文化研究与法治文化研究有着密切联系,诚挚欢迎各位专家学者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继续关注仲裁、支持仲裁,为仲裁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在颁奖仪式环节,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顾问、西北政法大学严存生教授、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科技与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李其瑞教授、西安仲裁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徐文新、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董燕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周刚志教授、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法治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宋庆宝副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文伯书院党委书记寿新宝教授分别向获奖论文作者代表颁奖。

第一单元 主题报告


西北政法大学李其瑞教授主持


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顾问、西北政法大学严存生教授发言

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顾问、西北政法大学严存生教授指出,要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观念维度、制度维度和技术纬度的研究,发掘出能够应用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实践的规律、经验。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周刚志教授发言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周刚志教授围绕从研究立场、文化自信、学术使命和社会担当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法治文化学的学科品格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董燕教授发言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董燕教授表示,在法治文化视域下,法律可以指引文学、规范和保障文学的发展,文学可以为法律的完善、为法律的人性立场提供支持。


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曼倩教授发言

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曼倩教授认为,法律的文化研究转向“法治文化”概念,通过强化概念的文化符号意义,回应实践和规范分析转换研究范式,通过法治意识、法治素养和法治环境重构概念,以实现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指引。

第二单元 法治文化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周刚志教授主持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法治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宋庆宝副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文伯书院党委书记寿新宝教授、西南政法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武夫波副教授、西北政法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邱昭继教授分别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品牌特色等方面介绍了各自学校法治文化教研的总体情况和发展思路。

第三单元 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西北政法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院长宋海彬教授主持

广东海洋大学法政学院讲师李谦从廓清社会风气、建设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的高度,探讨了“中华廉洁法治文化精髓的渊源、发展及其转化”。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人民法院法官、四川大学法律硕士刘旭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分析了六尺巷“和”文化融入中国式乡村治理的价值意蕴和实施路径。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叶松奇指出,先秦法家学派提出的一套严整周密的法治主义理论,能够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

西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李邯振以吐蕃时期契约文书为逻辑起点,论述了民族“三交”视野下的敦煌法治文化。

兰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张劲梳理分析了上古时期的黄河法律文化,并总结了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论坛切分

后续会议划分为两个平行分论坛,分论坛一由第四、第五、第六单元组成;分论坛二由第七、第八、第九单元组成。

第四单元 法治文化的理论渊源

第四单元由西北政法大学法治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金霞讲师主持。


温州大学法学院讲师黄点点指出,我国法治文化建设应继承鲁迅所倡导的使命,创造有利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从萌芽到壮大的条件,形成具有原创性和影响力的法治方法和话语体系。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魏志达谈到,列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文化忧思与纾解之策,对于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充分发挥文化的支撑、塑造和保障作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管志强以努斯鲍姆的“诗性正义”理论为思考进路,分析了公序良俗原则的司法适用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饶剑涛论述了内在视角下刑事诉讼事实观的反思与完善。


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胡思源探究了我国与西方环境法哲学观念历史演化的不同路径及差异原因,提出了中国环境法哲学发展的应然进路。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周刚志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曼倩教授分别对以上报告作出了精彩点评,并结合具体内容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第五单元 法治文化的实践培育

第五单元由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向南副编审主持。


郑州警察学院讲师、华东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李建军论述了刑侦剧法治文化的四个维度:勇、忠、公、智。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朱晨瑜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红色革命为切入,研究了革命老区法治文化中的红色基因问题。


西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张博涛在法治文化构建视角下,分析了宪法宣传活动的边疆治理效能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吴雨辰在法治文化视域下,基于《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第三十四条,探讨了伤害民族感情行为及归责问题。


喀什大学硕士研究生张弘毅阐述了新疆红色法治文化的建设与赓续,展望了新疆红色法治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法治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宋庆宝副教授、温州大学法学院讲师黄点点分别对以上报告作出了深入点评,肯定了论证亮点与创新之处,并结合自身领域提出了完善建议。

第六单元 法文化史

第六单元由法律出版社学术分社资深策划编辑柯恒主持。


西北大学法学院讲师闫强乐指出,建国初期的西北大学法学教育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为西北地区的法学教育发展与法治社会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林欣谚通过语义分析、历史分析后指出,“单行法”的“行”应读为[háng]而非[xíng]。这种字音的校正,有助于正本溯源,回归“法言法语”。


西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徐啟源以元杂剧为切入口,分析了元代游牧文化与儒家礼法的交融。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郭烨东指出,民国时期察哈尔省教育立法工作是近代以来教育立法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合乎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兰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张锦琼基于对敦煌出土文献《金银匠翟信子等为矜放旧年宿债状及判词》的分析,解读了唐代国家对民间借贷活动的干预。


西北政法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院长宋海彬教授、广东海洋大学法政学院讲师李谦分别对以上报告进行了评议与交流,并指出了互鉴亮点与完善之处。

第七单元 文学与法治文化

西南政法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武夫波副教授主持

太原科技大学法学院卫霞副教授谈到,法治文艺是法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文艺工作者多角度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与成就,繁荣了中华法治文艺。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王怡然以清代小说《警富新书》和《九命奇冤》为材料,进而揭示清代公案文学叙事创新中的司法实践和法律文化。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李雪宁依循美国小说《红字》的叙事与基本司法程序,探寻了这一经典文学作品的当代法律价值。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吴语以明代冯梦龙的“三言”小说为核心,研究了明代公案小说中的官府断讼及其法律文化。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张峰浩围绕瑞士作家迪伦马特小说展开分析,进而为讨论法官这一职业的现代困境提供具有深度的文学省思。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董燕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赵博分别对以上报告的选题与内容表示了认可,并围绕值得进一步研讨之处发表了观点。

第八单元 司法文化与法治实践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讲师阴昭辉主持

河南省灵宝市人民法院徐博学法官以某中部省份县级市法院文化品牌创建实践切入,探究了建国以来法院文化品牌塑造模式及路径探索。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陈燕晴以电影《第二十条》为出发点,对法治文化视域下公平正义的“迟到”与“就位”进行了研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李倩倩结合司法实践,分析了法治文化建设中裁判文书说理的必要性及其逻辑展开。

西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郭守福着眼于基层社会治理,探讨了“枫桥经验”软法治理理念的文化根脉。

青岛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张瑞祺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述了“凶宅”交易纠纷所应秉持的裁判思路。

西北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杨蕊宁、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叶松奇分别对以上报告予以赞赏,作出了点评,进行了交流与研讨。

第九单元 数字时代的法治文化


太原科技大学法学院卫霞副教授主持

山东政法学院讲师、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张晶晶聚焦于中国式法治文化建设中的数字传播与连接,以期努力缩小和避免数字传播可能带来的新的鸿沟。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刘飏指出,深度伪造技术下出现了法律信任危机,亟需利用综合法治手段助力数字时代法律信任文化的构建。

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陈硕探讨了基于法治文化视角下的数字社会治理中的价值冲突及应对路径。

延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呼延洁琳以医疗数据授权运营为视角,审视了当下数字时代法治文化建设的发展和挑战。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讲师阴昭晖、西北政法大学讲师、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王进分别对以上报告进行了分析,结合理论与实际谈了不同维度的认识与建议。

闭幕式

西北政法大学讲师、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王进主持

西北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王尧、卫成义分别对两个分论坛的研讨成果作了总结。

西北政法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邱昭继教授作闭幕致辞

邱老师表示,西北政法大学范九利校长高度重视论坛的筹备工作,本届论坛气氛热烈,成果丰硕,参会代表地域来源广泛,反映出法治文化研究已遍布大江南北。谨此向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等四所主办院校的鼎力相助、以严存生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法学家的关心关爱、西安仲裁委员会等法治实务部门的大力支持、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会务团队的服务保障致以诚挚谢意。

华东政法大学文伯书院党委书记寿新宝教授代表下届主办方致辞

寿老师表示,往届论坛的顺利举办打下了良好基础,华东政法大学将汲取宝贵经验,诚邀各位专家学者明年相会上海,相聚华政,再叙法治文化学缘之谊。

至此,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王尧

卫成义、汪祎媚

公众号编辑冯瑞

网站编辑:李鑫润


[-返回-]